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英吉沙县:家庭养殖接地气 乡村振兴有底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09  浏览次数:862
核心提示: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9日电(阿卜杜威力田亚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英吉沙县在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作为畜牧养殖示范村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9日电(阿卜杜威力 田亚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英吉沙县在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作为畜牧养殖示范村,乔勒潘乡哈萨克拉艾日克(10)村积极推广家庭养殖模式,膘肥体壮的牛羊,生态宜居的环境……群众收入逐步提高,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5月6日,走进该村养殖大户莫敏·阿卜杜热依木家的圈舍,不仅养了60余只羊,圈舍上方还养了50余只鸽子。

  村民莫敏·阿卜杜热依木说:“我家64只羊、50只鸽子,一年下来有3万元收入。村‘两委’很关心养殖情况,防疫员按时打疫苗,我也不断学习养殖技术,认真管理,家庭收入越来越高。”

  看到莫敏·阿卜杜热依木家养殖业发展的风生水起, 村民阿尔孜古丽·麦麦提一家也赶紧加入到养殖小分队中。在小额信贷政策的帮助下,一边扩大养殖规模,一边悉心请教专业技术人员,逐渐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村民阿尔孜古丽·麦麦提说:“目前家里有56只羊、60只鸽子,下半年打算再盖个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乔勒潘乡哈萨克拉艾日克(10)村有良好的养殖基础,全村养殖户149户、养殖示范户48户,规模化畜牧养殖合作社两家。该村以持续快速增加群众收入为根本,以“一村一品”为抓手,通过培育良种意识、用活扶持政策、大小户结对发展、盘活闲置棚圈、对母畜、幼畜划区精细化喂养等措施,大力发展养殖业,形成了“养殖一就业一增收”的良性循环。

  村党支部书记张坤说:“现在全村可繁优质母羊580只,可繁优质母牛50头。积极引导农户养殖优良品种的塔什库尔干羊,加大优质母畜饲养的力度,同时通过小额信贷方式支持鼓励农户以托养、联合和自行管理的方式发展养殖业。”

  乔勒潘乡将持续加大特色养殖业培育力度,依托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实现养殖业由跟跑向领跑转变,使养殖业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乔勒潘乡副乡长栗玮表示,挖掘和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养殖大户,积极鼓励引导群众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同时抓好牛羊育肥、饲草料储备、动物防疫等各项工作,提高牲畜出栏率和牛羊的产肉量,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随着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养殖户不断增加,家庭养殖托起了英吉沙县群众的“致富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