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中基地,葛家春课题组有30多亩养殖蟹塘。“每年要把河蟹养出来,还要养好,把亲本培育出来,进行选育。养殖户碰到的问题,我们养河蟹过程中全部会碰到,都要去解决。我们研究所的特长就是跟产业密切联系。”葛家春说。
在放大400倍的显微镜镜头下,记者看到一个个淡淡的、亮晶晶的绿色小圆点在移动,它们是肉眼看不到的浮游藻类。“如果在养殖池塘自然条件下,大闸蟹胃里有人工饲料、杂草、碎屑、各种浮游藻类,饿了几天后,到了有藻类的水体里,胃肠道里就都是各种藻类。”葛家春介绍,通常人们观察到,河蟹是用大螯撕扯、夹取食物进食,葛家春团队发现河蟹吃藻类,他们的调查、实验证明,春季和秋季池塘中藻类相对丰富会提高河蟹蜕壳增长率,加快河蟹成熟期肝胰腺和性腺(蟹黄、蟹膏)积累,大闸蟹变得更加丰满美味了,该研究论文已发表在行业权威期刊《Aquaculture》(《水产养殖》)。
“有些藻类它有边毛,可以动的。比较大、不动的是碎屑,圆的大部分都是藻类,有时候大的细菌也能看到。藻类过多水就变得更绿了,代表水富营养化;如果水很清澈,水底有很多水草,会觉得水很干净。”葛家春与助手刚刚解剖的河蟹,肠胃中充满了滤食水体中的藻类。
水“肥”了为什么河蟹长得好?养殖户发现这个现象找到葛家春,经验让养殖户知道,藻类丰富了,对河蟹的蜕壳和营养有好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为什么有好处,营养是怎么被利用的?葛家春团队搞清了原理:氮肥、磷肥、钾肥、生物肥等肥料,施用到水体后,促使藻类有益菌类生长。河蟹吃了绿藻、硅藻,蛋白质增加了,脂肪增加了,河蟹长得肥了,肉质更好了。通过实验,团队验证了河蟹确实长得好了,团队把河蟹摄食藻类的现象、过程展示出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找出了科学解释。“最有价值的是可以在养殖环节节省饵料。”葛家春说。
这项技术投入到生产上要多长时间?据了解,一些养殖户已开始通过养藻补充河蟹饵料。葛家春说,可以定向培养藻类,再把它放到养殖水体。春天在养殖塘把绿藻、硅藻培养起来,方法是用生石灰、漂白粉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等毒性消失后,把藻类放进去。藻类从哪里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工业化人工培养的藻类,用人工藻类发生器培养纯藻种,藻种倒到池塘里,在池塘里生长扩繁。还有一种更简单,冬天或初春二月,把外源水生物过滤掉后直接引进,外源水带有天然藻种,晴天几天颜色就变化明显,绿藻、硅藻一下子“哗”就长起来了。
江苏河蟹养殖面积达400万亩,全国消费量约一半产自江苏,如果养藻能节省养蟹饵料,将给绿色养殖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潜力。藻类能直接提供营养给大闸蟹吗?河蟹能否消化、吸收被滤食的藻类?团队研究生曾健成硕士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回答了上述问题,证明河蟹能够滤食并消化吸收水体中悬浮的蛋白核小球藻。
河蟹能够滤食并消化吸收利用藻类,为什么对绿色养殖有帮助?“一是扩大了饵料、营养来源;二是培养绿藻、硅藻这种有益藻类,与有害藻类竞争,抑制蓝藻的生成,净化了养殖水环境。”葛家春对此很有底气,春天大部分是有益藻类,夏天温度高、pH值高,蓝藻耐高温,绿藻、硅藻不耐高温,跟蓝藻竞争处于劣势。葛家春解释,净化水质一方面要把水体里的富营养化营养源移出去了,减少营养源进入池塘。另一方面,通过种水草和藻竞争,但也要动态平衡:水草死亡后会腐烂,要把它捞上来,养殖塘放一部分摄食水草的鱼,鱼吃水草,再把鱼移出来,相当于自然水体部分氮、磷等移出来了,在这个绿色养殖过程中,藻类为水体提供了氧气。
那么,藻类能够替代多少人工饲料?相关专家认为,藻类可作为河蟹辅助性食物饵料。“河蟹、小龙虾等甲壳类食藻功能,与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相比,食藻能力还是难以匹敌,但这个课题有突破、可借鉴。”江苏省渔业推广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朝晖说。“藻类作为天然饵料,营养比较均衡,人工饲料达不到这个效果。藻类在虾蟹苗种阶段的生物饵料作用更大一些,藻类可直接或间接作为虾蟹的营养来源,摄取这些天然营养,虾蟹长得更好。”江苏省小龙虾育种专家团队岗位专家许志强认为,螃蟹、小龙虾具杂食性特征,可以摄食水体中的藻类和其他浮游动植物来满足部分营养需求,但是要想虾蟹养得好,还是要投喂高质量饲料,藻类不能作为主食饵料满足螃蟹、小龙虾的全部营养需求。
江苏长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亮告诉记者,他养殖的220亩蟹塘,“一桶藻绿绿的,调水净水的作用更大”,在河蟹蜕壳阶段补充了小球藻、绿藻,河蟹确实长得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