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开局起步之年,青岛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壮大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作为海洋产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升级“代表作”,海洋牧场蕴藏着哪些新动能?跟传统渔业养殖有何区别?又能给海洋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机会?风口财经记者近日前往此次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中海域面积最大的崂山湾海域逸益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生产建设现场,进行探访。
创新驱动
海上科研平台“订单”不断
鳌山港码头存放的待投放的人工鱼礁
自青岛即墨鳌山港码头登船,往东南行驶约9公里处,由四根白色立柱擎出一座凹字型白色建筑,浮现于海面之上。这里便是“蓝谷一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它同时也是青岛市崂山湾海域逸益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作业平台”,掌管着海域面积达350.51公顷的海洋牧场。可以说,这里是观察青岛打造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的一个绝佳窗口。
离船登台,乍看之下,这里似乎与常见的海洋牧场配套平台无异。但深入其中,方知玄机。
“轮机部!轮机部!查看一下发电机水温,我这边显示数值有点高。”集控室内,总控台的显示屏上,整个平台的设备状态参数一目了然,平台运维负责人杨建军正根据这些参数指标进行日常运维操作调度。
森科特自主研发的立体剖面观测系统下海执行任务(受访者供图)
“蓝谷一号”并非仅提供仓储转运等简单功能的海上构筑物,而是类似于海洋牧场的“芯片”,让这片广袤海域的管理维护更智能。据了解,为了保障海洋牧场日常安全“无死角”,平台搭载有水下摄像系统、光电雷达海区综合管理系统等,进行24小时监控,并且通过微波系统,实现平台和岸基的信息传输,一旦出现浮标位移、偷盗等情况,可以及时处置。
同时,整个平台的运转也实现了智能化。例如,由于平台建于水深约12米的海域,为了确保安全运行,状态监测仪表实时监测纵横偏差,假设偏差值超出正负两度设定值,人体感知几乎为零,但是智能设备就会自动预警,提醒运维人员及时进行调平,确保平台不会因受到洋流等自然因素影响发生倾斜等危及安全的问题。
不止如此,作为青岛市第一个市场化运营的海上测试平台,“蓝谷一号”类似于一艘科考船,搭载了来自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的各种各样需要“实景演练”的海洋监测设备。只不过,相比“高门槛”的科考船,这里更加“接地气”,向各类海洋产业创业创新主体敞开怀抱。
“蓝谷一号”运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台于2021年9月启用试运行,测试业务开放市场化运营至今不到一年,对接在谈的合作项目已达20个,包括海洋水声设备、海洋光学设备、海洋地质勘探设备、海洋气象、水下机器人等,前来洽谈合作的既有科研院所、高校,也有海洋企业。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测试需求,他们正在进行船只采购,今年拟新增三艘工作船,用于满足支撑平台测试业务的物资运输等服务。
生态优先生境修复
助力海洋牧场“鱼虾满仓”
山东省渔业资源丰富,鱼虾贝藻产量全国领先,水产品加工总量、加工能力和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均居全国第一。但跟全国海洋渔业面临的问题相同,由于过度捕捞等因素,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被大范围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大幅衰退,严重影响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国务院对海洋渔业发展定位在“生态优先”,提出“发展海洋牧场”;2015年渔业油价补助政策改革落地,中央财政加大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支持,农业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明确要求。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50个左右,截至目前,全国已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9处。
海洋牧场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海洋牧场建设对于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海底世界重现生物多样、藻类繁茂的生态美景,海洋牧场的建设“含技量”颇高。例如,礁体投放之前,会进行动力模型试验,综合考虑海洋流向、流速,以及地质环境要求等来确定投放位置和礁体类型。
“恢复海洋生物的天然生境,让鱼虾蟹贝们自然繁衍、生长。”在崂山湾海域逸益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负责人刘世太向记者描绘了这片广阔海面下的“生态蓝图”。事实上,与不少人印象中海洋牧场的渔业养殖景象不同,单从海面之上看,这里与常规海域无异,看不到诸如养殖网箱立柱等设施。
“我们的海洋牧场目前还处于生态修复阶段,主要是通过人工鱼礁投放,为海洋生物营造自然栖息环境,为后续产业发展打好生态基础。”刘世太介绍,自2020年四季度至今,在海域面积350.51公顷的海洋牧场中,已经累计投放人工鱼礁2200多块,超过6万空方,后续还将海洋牧场的发展需求进行有序投放。
海面之下,变化正在发生。如同山体之于树木,投放到海底的人工鱼礁变成了海底生物的家园,藻种在礁体上附着生长,鱼虾蟹贝被吸引而来,觅食繁衍,一个天然的海底生态系统逐渐形成。
“八带、鳗鱼、牙片、黄鱼、黑头鱼,这几年海里的鱼类品种明显多了起来。”今年52岁的石发家是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斋堂岛村人,从小生活在海边的他,对于海里鱼类的种类变化感受颇深。这些年,村子所在的斋堂岛海域成为西海岸新区打造的海洋牧场集群之一,随着海底生态的修复和保护,渔业资源逐渐回归。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开展的休闲垂钓等日益丰富的海洋文旅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石发家顺势做起了民宿生意,主要接待上岛旅游的客人,一年净收入能达到十五六万,日子越过越红火。
动能转换
技术创新赋能海洋牧场加速升级
据了解,青岛自2009年开始规模化发展海洋牧场,近年来不断规范海洋牧场管理,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加快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促进海洋牧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在建海洋牧场达27处,其中21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全市海洋牧场总面积达1.4万公顷,共投放礁体335万空方。
2023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加快建设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
海洋牧场作为传统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测试场”,生态优先的同时,也在不断孕育新动能。
“蓝谷一号”上搭载的各类智能设备来自于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深远海人工智能作业装备领域的科创公司,企业自主研发的立体剖面观测系统国内领先,多项技术填国内空白,这套系统也成为海洋牧场生态指标的观测“利器”。
“传统观测采取分布式方式,也就是说想要观测到不同水层的数据指标,必须在海水不同深度布设传感器,成本高且无法实现连续检测。”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奎召介绍,立体剖面监测系统解决了传统观测痛点,一套设备替代多套设备。在“蓝谷一号”平台上,通过绞车带动传感器进行水下不同深度的上下运动,可以实时连续监测每个水层的水质参数,为海洋牧场的生态修复效果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