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淄博沂源:肉鸭养殖户不再是污染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03  浏览次数:89
核心提示:  露天的鸭粪不见了,刺鼻的气味消失了,河水也变清澈了。近日,山东省沂源县检察院组织公益诉讼第三方代表一起到该县一处畜禽养殖场实地回访废弃物
   “露天的鸭粪不见了,刺鼻的气味消失了,河水也变清澈了。”近日,山东省沂源县检察院组织公益诉讼第三方代表一起到该县一处畜禽养殖场实地回访废弃物清理情况时,山东省人大代表,沂源县南鲁山镇流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丙福对整改效果连连点赞。

  沂源县是肉鸭养殖大县,全县有肉鸭养殖户139家。多年来,不少养殖户采用“土法”养鸭,鸭粪大多用水冲刷,随意排放。不仅气味难闻,还污染了周围水源。

  2021年7月,沂源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在履职过程中发现,4家肉鸭养殖户违反了养殖规定,把鸭粪随意堆放在鸭棚周围,臭味熏天,周边村民苦不堪言,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我们县还有很多肉鸭养殖户,对肉鸭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是不是也存在类似问题?”办案检察官决定对辖区内的村庄进行全面排查走访。经调查,全县范围内有多家规模以上肉鸭养殖户没有按照规定流程处理肉鸭养殖废弃物,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今年5月,沂源县检察院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他们依法履行职责,加快治理。检察建议发出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此后,由沂源县检察院牵头,督促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建立养殖污染治理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形成了由环境部门监督管理、农业农村部门技术指导、村镇(街道)属地治理的环境保护工作合力,进一步优化了畜禽养殖区域布局,推进养殖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建设,建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解决了一些沂源县肉鸭养殖污染环境管理中的顽疾。

  近日,沂源县检察院组织公益诉讼第三方代表来到该村实地查看整改落实情况时看到,原来的粪便已被清理外运,土地翻耕后种植了杂粮、蔬菜,并新建了储粪池,确保了粪污不外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